发现北都/深圳口岸群升级 构建`双城三圈”接口
- 职场
- 2025-02-11 16:53:28
- 525
上图:港深有多个陆路口岸,便利人员与物资通关。图为香园围口岸。\港闻报记者 遂初摄;下图:深圳湾口岸在去年底试用“免出示证件”通道,旅客可刷脸通关。 当香港北部都会区从蓝图迈向现实,深港口岸群的升级改造正成为撬动两地深度融合的关键支点。作为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战略的重要接口,皇岗、罗湖、沙头角三大口岸的升级改造工程,正加速构建“创科─物流─旅游”三重功能轴带。 2024年数据显示,深圳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超2.4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三大口岸贡献率近一半,成为北都战略落地的物理纽带。口岸作为连接深港两地的重要通道,其升级建设一直是两地政府关注的重点,目前,多个口岸的改造和扩建工程取得了显著进展。深圳的系列工程,为香港北都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战略支撑。\港闻报记者 石华深圳报道 新皇岗口岸建设已进入快车道,该口岸的联检大楼预计于2025年年底建成,设计通关流量每日可达20万人次,港铁北环綫支线通车后更可提升至30万人次。新皇岗口岸与北都核心引擎──新田科技城直线距离仅3公里的区位优势备受瞩目。 新皇岗设科研物资快捷通道 作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专属门户,新皇岗口岸建成后,将实现与香港北环綫支线的无缝衔接,直达北都创科园的时间缩短至12分钟。通过首创的“合作查验+科研物资快捷通道”模式,生物医药、量子技术等敏感科研设备通关时间将大大压缩。 值得关注的是,皇岗口岸释放的50万平方米土地将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新皇岗口岸地处河套“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将联通合作区“一区两园”,成为串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 罗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在推进的罗湖口岸改造工程,首次将香港东铁綫北延计划纳入战略考量。根据规划,改造后的口岸将预留轨道接口,直连北都规划中的罗湖/文锦渡综合发展枢纽。未来从罗湖口岸出发,8分钟可达北都重点发展的文锦渡物流走廊,25分钟直抵新田科技城产业腹地。 随着赣深高铁引入口岸枢纽,这里将形成“国家高铁网─深圳都市圈─北都产业带”三级跳板。此外,紧邻罗湖口岸的过境土地B1地块将打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跨境合作示范园区。重点发展生命健康、跨境金融、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境内外企业双向发展的“桥头堡”。 作为北都“滨水康乐旅游圈”唯一陆路接口,沙头角口岸重建工程已获国务院批覆。重建后沙头角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仅保留旅检功能,设计旅客通关能力也将大幅提升至单日4万人次。 沙头角口岸旅检能力提升 同时,盐田和香港也正在围绕沙头角片区协同进行旅游规划。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中将沙头角所在的东部区域划归为旅游康养地带,盐田方面发布了《加快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 目前,盐田区正在积极争取将轨道交通规划西延至沙头角口岸,并预留与香港铁路衔接的可能性。此外,通过立体慢行系统,沙头角口岸将能够快速连接深圳地铁8号线沙头角站。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