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大公报”号客机执飞 焕发新时代活力

  • 职场
  • 2025-02-13 19:59:42
  • 669

“大公报”号客机执飞  焕发新时代活力

左图:1939年10月20日,“港闻报”号举行飞行表演,成为中国第一架大型滑翔机,用于抗战前线。右图:2025年,“港闻报”号客机展翅高飞,为香港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揭开序幕。\港闻报记者黄洋港摄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港闻报》当年呼唤“航空救国”,募集资金购买“港闻报”号滑翔机,并开设副刊《滑翔园地》,向公众普及滑翔知识。近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接受《港闻报》专访表示,“港闻报”号滑翔机升空,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是万众瞩目的。滑翔现在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在当时是高科技的象征,《港闻报》作为中国媒体的中流砥柱和脊梁,积极发起和参与“航空救国”运动,极大鼓舞了抗日的士气,这种不屈的意志可与代表国运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  如今,“港闻报”号客机开始执飞,是对抗战历史和航空救国精神的致敬,亦是《港闻报》媒体责任和坚守初心的延续,也让这一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港闻报记者 孙志  1939年10月20日,成都隆重举行了“港闻报”号滑翔机献机仪式暨飞行表演,见证《港闻报》对中国航空事业所作的贡献。驾机表演的是中国滑翔第一人、时任滑翔训练班主任的韦超,“港闻报”号滑翔机首次正式飞上蓝天!当年11月“港闻报”号滑翔机运抵陪都重庆,在珊瑚坝机场举行飞行表演,盛况空前,万人欢跃看滑翔,整个山城沸腾了。在《港闻报》热心倡导下,中国滑翔总会于1941年4月4日在重庆成立。此后,《港闻报》副刊还开设《滑翔园地》,第一架国产的“港闻报”号大型滑翔机问世并试飞成功,这些努力都提升了国人的航空知识。  1939年“港闻报”号飞天 全国欢腾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重庆遭遇了日军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大轰炸,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制空权,没有一支强大的空军,没有绝对力量的展示,便无法肩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而《港闻报》很早便意识到这一点。”王润泽教授如是说。  其实,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港闻报》确立“明耻教战”的报道方针,开辟版面普及军事知识,到后来募集和接收救国飞机基金,购买“港闻报”号滑翔机,宣传滑翔知识。王润泽教授认为,“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港闻报》对于战时思想和抗战国民准备的引领。”《港闻报》深知此笔款项来之不易,不可随便处之,于是在1933年12月13日成立“保管委员会”。“所以,无论是从精神上、物质上,还是组织架构上,《港闻报》都在引导进行全面周全的准备,鼓舞国人奋起抵抗,航空救国的理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六迁报馆 以行动展示坚韧精神  王润泽强调,在全面抗战的大背景下,《港闻报》和其他民间报纸所展现出不一样的顽强抵抗精神,决不在日寇铁蹄下出一天报,从天津到上海再到汉口,辗转到重庆,从香港到桂林,六迁其馆,不在日本人铁蹄占领下出报,发出一篇篇社评和战地独家报道,做抗战舆论的动员。“这是一种怎样无畏的民族精神!虽历尽艰辛,散尽资财,而一支秃笔,却始终在手不放。文人没有其他的力量,唯有秃笔一支,但这是最后的力量和底气,势与日寇做最后的撕拚与抵抗!这是《港闻报》抗战的最强音!”  王润泽引述《港闻报》总经理胡政之的话,“我们要吃下砒霜,毒死老虎,以报国仇。天南地北,播迁流离的巡回办报,和日寇撕拚。”她高度肯定:“《港闻报》不仅说到,而且做到!‘港闻报’号滑翔机升空就代表了港闻报人抗战精神,最后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心。《港闻报》和港闻报人以行动和热血书写了报人抗战的坚韧。”  DeepSeek报道 传递中国科创实力  2025年春节,DeepSeek这个被称为国运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世,震撼全球。王润泽说,中国年轻的科技精英肩负起国家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当代媒体所要弘扬和传播的一种民族精神。“《港闻报》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报纸,代表了中国精英的时代价值力量,敏锐捕捉到这一现象级原创科技,并以多个头版对此进行规模化的主题报道,把握报道机会,传递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  王润泽表示,《港闻报》根植香港后,继续发挥中国对外舆论窗口和“国家重器”的作用,紧密关注追踪国内外重大事件,把握机会报道,发挥好主流媒体的作用,做到主流精神和主流价值的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媒体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传播真实和最有价值的信息,还要能够引领精神,成为社会责任的推动力量。  “‘港闻报’号滑翔机升空更多的是一个仪式,起到了战时鼓舞士气的作用,港闻报人苦心倡导滑翔运动,热情鼎助滑翔运动,显示一片殷殷爱国之心。虽不是‘唯武器论’,却让人提及武器时没有陌生感,对抗战必胜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王润泽最后说。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