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几代人回忆 惜别新光戏院

  • 职场
  • 2025-02-24 15:57:39
  • 457

几代人回忆 惜别新光戏院

上图:新光戏院最后开放日,吸引大批市民。/港闻报记者蔡文豪摄;左下图:大人小孩穿上戏服也似模似样。右下图:台上台下互动,珍贵时刻拍照留念。\港闻报记者蔡文豪摄  【港闻报讯】记者易晓彤报道:屹立北角53年、有粤剧殿堂美誉的新光戏院,将于下周一(3月3日)退出历史舞台,昨日是最后一日开放公众参观,吸引不少市民前来缅怀新光历史。有粤剧迷街坊说,在新光看粤剧是一种情怀,过去数十年,在这里欣赏过不少大老倌的精彩表演,同时见证新人入行,最难得是认识了一班粤剧爱好者。有市民说,新光戏院承载着自己和妈妈的开心回忆,对新光落幕感到不捨。  最后开放日 人头湧湧  港闻报记者昨日现场所见,戏院大堂人头湧湧,导赏员在介绍大堂天花板特别吸睛的波波灯,“108盏灯,象征佛经所说、人有108种烦恼,希望观众拨开云雾见青天,在戏剧中觅智慧、解烦忧。”踏进剧院舞台,曾款待无数宾客的逾千座椅,留下岁月痕迹,参观者们随意就坐,或静静地欣赏场内的每一处布置,或与同伴细诉在新光睇戏的往事。  最特别是已封闭20年的神秘化妆间,亦开放供市民参观。整个化妆间被数十盏化妆灯照得十分明亮,宽敞的房间内被数面镜子包围,与普通的化妆间别无异样,它的神秘,亦终会随着新光结业,成为一种传说。  “在新光睇了几十年粤剧,全都是情怀。”陈女士是北角街坊,她说到新光睇戏很方便,还认识一班粤剧爱好者,“以前很多大老倌都在这里演出,上演了无数经典粤剧,可惜现在很少人认识粤剧了,无奈睇戏的场地又少了一个。”  余女士到新光戏院回忆与妈妈一起看粤剧的当年,她说每次来看粤剧,都格外开心,“场地又大,人又多,戏曲都特别精彩。”最难忘是妈妈在身旁耐心解说,“她会告诉我,这个表演代表着什么、这些动作代表着什么”,成为母女相处的美好回忆。吴太昨日专程从沙田到北角,把握最后机会参观新光戏院。她说,虽然其他地方有睇粤剧的地方,但新光作为粤剧殿堂,味道始终不同,更加贴近民生。她感慨道,“香港少了间民营戏院,少了一间有粤剧演出的地方,这班老戏迷从此何去何从?”  新光戏院大剧场主席李居明表示,新光戏院的座位设计较特别,坐在前面的观众不会遮挡到后面观众的视线,乐池可让20至30名乐师在现场演奏及唱歌,具有歌剧院的设计。由于是私人经营,可灵活安排档期,“租到地方,你一年演多少出戏也可以。”  新光戏院于1972年开业,可举行粤剧表演、舞台剧及各类型演唱会。戏院曾两度传出结业危机,业主在2005年欲将物业改为主题商场,最后由汪明荃代表业界与业主交涉,时任民政局局长何志平参与斡旋,最后得以继续营运;2012年,业主原不欲续租,最后由李居明接手及投资作翻新,并改名为“新光戏院大剧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