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 资讯
  • 2025-02-24 22:27:42
  • 896

新春伊始,我国各行各业以蓬勃的活力迎来了节后的开门红。造船业订单饱满,生产任务紧锣密鼓地展开。从高端船舶制造到绿色智能技术的突破,我国造船业正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稳步迈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2月初,大连船坞内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已忙碌起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能容纳200万桶原油,既可生产又能存储装卸原油,相当于一座多功能海上油气工厂。这样的船全世界仅有两艘,第一艘前年交付,第二艘即将于今年6月交付,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由中船集团大连造船负责设计与建造。为了确保如期交付,项目采取三班倒制度,通宵施工。全船管路多达36000根,重量超过4000吨,涂装面积近90万平方米,各施工物量是超大型油轮的三倍多。尽管工程量巨大,工期只有短短20个月。现代造船大量使用新工艺、新装备,效率大幅提升。设计人员还采用两大段建造法,从艉部到艏部分别建造,然后在船坞内对接,大大节省了建造周期和人力成本。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经过200多名设计人员通力合作,这艘巨轮完成了设计工作。接下来,将进行艏艉两段精准对接,这是施工人员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数千名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精神。无论是焊接、刷漆、打磨还是加固,各个环节的工人都精益求精。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造船业的中坚力量。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的55.7%、74.1%和63.1%,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目前,大连造船不仅在复杂的海工项目上有所建树,还在自主研发设计LNG船。中国现在能够建造世界上最难的项目,凸显其世界造船第一位的地位。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在上海,我国第二艘国产豪华大邮轮“爱达·花城号”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春节前,全船主体结构和外观已经成形,目前工作重点转为设备安装调试和内装。按计划,今年5月将进行第一次船体起浮,2026年底交付起航。相比“爱达·魔都号”,“爱达·花城号”更大更舒适,总吨位增加0.64万吨,达到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到341米。舱内设计和布局也更为优化,提升了乘客体验感。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为了确保5000多名乘客的安全与舒适,设计者们打造了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正式施工前,项目团队搭建了一套3D施工模型,并用AR技术实现模型和现场实景匹配,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不断丰富或变革手段,提升施工效率。大邮轮考验的是一个国家造船业的总体实力。“爱达·花城号”团队不仅要建造一艘邮轮,还要建立自己的邮轮标准体系,使各个环节更加自主可控。未来五年,希望走正向设计的道路,完全实现自主设计。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正是这种信心、理念和干劲,使得“爱达·花城号”的建造周期比“爱达·魔都号”缩短8个多月,建造速度足以比肩欧洲顶尖大型邮轮建造企业。未来,建设者们还将致力于扩大船队规模、提升乘客体验,扩大国产大邮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2025年新年伊始,我国多家船企实现开门红。1月2日,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交付了11.4万吨成品油船“海洋侦探”号;1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82600吨散货船和62000吨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苏交付;1月7日,广船国际建造的第一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起航。近年来,我国在液化天然气船、大型集装箱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能力显著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力量。在全球航运市场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业正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向着造船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相信在全体造船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造船业必将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创新驱动促发展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