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专访/陈卓禧:修例促进自资院校繁荣发展

  • 职场
  • 2025-03-09 18:17:06
  • 462
图:陈卓禧支持修订《专上学院条例》。  《2025年专上学院(修订)条例草案》已在昨日(7日)刊宪,将于3月19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透过修订《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改革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规管制度,适度拆墙松绑,提升效率。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校长陈卓禧接受《港闻报》专访时表示,热烈欢迎及全力支持修例草案刊宪,草案将为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注入新动力。  陈卓禧指出,修订《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从2012年便开始酝酿,至今超过十年,他相信修例草案的实施将为香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他表示,在积极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大背景下,适时修改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以及加强对院校的管理制度,可以让自资院校更加健康发展,从而把握国家给予的机遇,发挥香港在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优势。  修例草案透过严谨的质素保证,期望提升自资专上教育在本地及国际间的认受性,巩固自资界别与公帑资助界别双轨并行。陈卓禧表示认同,“香港如果要聚集人才,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不能够只靠公立大学,不同背景、不同特色的自资院校亦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令到香港教育更加多元化,多姿多彩,丰富香港高等教育。”  条例的修订会令自资院校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变化,因此陈校长希望,“修订的目标与配套的政策可以使自资院校界别更加繁荣、壮大,不单是停留在目前的几所院校,而是令到一批有心办好教育的自资院校都能够发展,一同参与。”  私营自资院校需空间成长  陈卓禧提到,目前香港的自资院校有三大类,其中资助大学旗下院校较有优势,因其有资助大学的品牌。陈卓禧表示,透过修订《专上学院条例》让自资界别繁荣发展,需要考虑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一些非公营背景的自资院校去发展,助其成长。  陈校长指出,非公营背景的自资院校缺乏“造血能力”来进行竞争,“比如,我们如果要租用市面上的商业大厦作为新增校舍,需要的注册时间较长,起码要八、九个月,对院校的发展有负担。”因此,他认为现时需要进行修正,在过渡时期,应考虑这种差异,为不同背景的院校提供差异化的安排和支援措施。“让其先壮大起来,再进行严格规管,虽然在法例里未必能够体现出,但希望在具体的标准、要求、指引等方面可以看到改善。”        对于修例草案会将自资院校颁授学位的审批权,由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转授予教育局局长,陈卓禧表示,教育局作为一个行政管理的角色去监管自资院校,评审局作为一个专业把关人去负责学术方面的质素,两者既是相关,亦有清晰的分工。\港闻报记者 唐雪婷

有话要说...